小一新生入學,家長最想知道的Q&A

小一新生入學,家長最想知道的Q&A

孩子要上小學了!但是入學後還有許多事情,需要家長注意喔!像是入學後要繳交哪些費用?如果家裡有事,要怎麼幫孩子請假?小學裡有哪些考試?要怎麼幫孩子準備呢?現在,就讓我們透過Q&A,一起來了解學校的課程和活動內容吧!

國小學費繳款單有哪些事情要注意呢?

  • 在家長會費的部分,如果家中有兩位以上的孩子就讀國小,只要繳交一份費用即可。
  • 蒸飯費是以學期來算,而不是以蒸飯次數,所以無論讓孩子只蒸一次便當或每次都蒸,都要繳納相同的金額。
  • 繳款方式:原則上,學校註冊收費都是採取劃撥繳款,但有的學校會使用自動轉帳,或是請家長到指定銀行開戶繳納學費,而目前台北市的學校還可以在便利商店繳款,部分學校並加入信用卡繳款的方案,提供家長一個更方便的管道。

為什麼有些費用是必須現金繳納的?

像是班費、簿本費(有些學校是由合作社代辦),因為不同的學校或班級差異性較大,沒辦法在開學前確定金額,無法印製在統一收費的繳款單中,而必須另收現金。

一般來說,老師會把學費或班費等繳款的訊息記在聯絡簿上,並請孩子把繳款單帶回去給家長,家長只要記得在期限內完成繳費手續就好。但是,如果是收現金的話,有些老師會請家長用信封裝好後,釘在聯絡簿上,再請孩子帶到學校,免帶錢上學時可能會發生的安全顧慮。

★提醒您!有關開學時註冊和學費繳納等各項事宜,應洽詢總務處出納組,不是註冊組喔!

如果孩子生病或家裡有事,要怎麼請假呢?

在小學,學校都會有一支﹁請假專線﹂,如果孩子生病或臨時有事時,家長都可以透過專線電話來和學校聯絡。部分學校的小一教室內也有電話,家長可以直接打班級專線電話,告知老師請假的內容。此外,家長也可以詢問老師的聯絡方式,或是留意班上是否有認識的鄰居或朋友,如果需要幫孩子請假,也可以請同班的鄰居或認識的家長代為轉達。

孩子在學成績是以哪些項目來計算呢?

根據九年一貫的理念,孩子的成績是以學習領域來評量,評量的方式也很多元,不再只是以紙筆測驗的分數為主。除了考試,作業(包含學習單)、上課表現、學習態度、實作(如:美勞)和上臺發表等,也是平時考察的內容。

開學後會有哪些考試?內容有哪些?

小一上學期有期中考、期末考,有的學校會考語文和數學,有的學校是改以多元評量的方式來進行,如:闖關活動、遊戲。

注音評量:在開學後的前十週,課程主要著重在注音教學,十一月時會針對小一生的注音學習,做一個總結性的檢測,為銜接第十一週開始的國字教學鋪路!

注音評量是以注音符號的「聽、寫、說、認、拼」為主,由於不同學校的教學規畫不同,所以評量方式也不太一樣。有的學校會用聽寫,有的則是用闖關或活動方式。

其實,這項評量的主要目的,是要了解孩子的注音學習程度,從不同項目的評量中找出孩子需要加強的部分,如:孩子在聽力部分,易混淆音沒有答對,那麼老師會利用下課時間或平時作業中,來幫助孩子加強練習,而部分學校會用集中補救教學的方式來進行。

善用行事曆和親師懇談會,掌握課程與活動,解決家長的疑惑!

在新生入學時,學校會發相關的宣導手冊,協助家長了解目前新的教育措施。為了讓家長更了解學校的課程和教學內容,學校會在行事曆上明列出一些重要的會議和活動,如:學校日、親師懇談會,邀請家長一起討論班級經營與教學計畫,以及學校相關活動的規畫。

那麼,行事曆上有哪些內容,特別需要注意的呢?

  • 費用繳納時間:學費、餐費的繳納期限和方式。
  • 親師互動會議的時間:需要家長參與活動的時間,如:親師懇談會。
  • 學校考試的時間:期中考、注音符號的總檢測(約在11月初)、期末考(約在1月中旬)。
  • 重要假期的時間:像是在1月底左右,會開始放寒假,2月中旬結束後就準備要進入下個學期。
  • 進入小學後,除了固定的上課時間外,在上午第一堂課開始前,還會有一段早自習時間,所以老師也會利用這個機會,安排讀三字經、念詩或其他的班級活動:如:做早操、服裝儀容檢查。由於這些內容可能會需要家長的參與,所以老師會透過家庭聯絡簿來和家長聯繫。因此,家長也要善用這項重要的溝通管道,來了解孩子在校內的活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