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發音要抓住要領 - 如何說出道地的美語(5)

改善發音要抓住要領 - 如何說出道地的美語(5)

學文法學辭彙,可以由淺入深,由簡及繁。學發音就沒那麼順利了。

因為只要一開口說話,什麼母音子音重音弱讀連讀語調聲調節奏音高音低說話語氣等等,全都要交織在一起。分解都不容易,想分開來(教)學更難。不過,還是有辦法的。俗話說,綱舉目張。只要抓住要領,功夫下在要害處,發音的改善就會事半功倍。

一般學英語的朋友一說起學發音,就想到掌握KK音標,就是那些母音雙母音和子音的搭配,再加上語調訓練,降調升調,等等。這些都不錯,很多人都是這麼學來的。

但是,為什麼很多人這些“基本訓練”都完整地過了不只一遍,說出來的英語還是連自己都極不滿意呢?我認為,關鍵還是在於不善於把這些“基礎零件”有效地串起來,學習者還沒能真正體會到英語之所以聽起來像英語的語音奧妙,還不能針對自己的弱點進行有效練習。

成人學發音有一個優勢,就是能夠辨別得出好的英語和差的英語,所以一般能挑好的來學,而小朋友就不行了,所以小朋友一定要幫他們找好的、發音標準的老師。

有不少人,雖然自己說的英語不地道,也未必能聽出澳新加美英語之間的口音差別,但他們卻完全可以把英語為母語的人講的英語和英語非母語的帶口音英語區分開來。

這是為什麼?其實澳新加美各地的口音相差也可能很大,但為什麼聽起來都是 sound like native speakers呢?可為什麼一般台灣人說的英語,哪怕每個單字都發得正字腔圓,聽起來總還是缺了那股“洋味”呢?

簡單說來,關鍵是因為英語為母語的各種主要地區英語(語言學上稱為“變體”)都共有獨特而且相對統一的某些語音特點。這些特點主要不是表現在單音(語音學稱為“音段”)層次上,而是表現在諸如節奏語調之類的“非音段”(或“超音段”)層次上。

我認為,想要在英語發音方面更進一步,一定要意識到這一點,死死抓住這個要領,其餘問題相對就好解決了。根據經驗,從節奏訓練入手是有效的。為什麼?該怎麼做?這些問題,容後再細談。

上一篇:聽得懂就好? - 如何說出道地的美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