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正音之路(下)
為了我的大業,馬上在一所大學找到有設一門課程,“Speech Pathology”。 Instructor是語言學教授,學生是讀Master degree的。學生在教授指導下幫助 “病患” 矯正發音,一對一。毎週一次,一次一小時,八周時間,收費USD380,有夠狠的!
第一次課是給我作診斷。教授坐旁邊,學生(是我老師)是個二十來歲的美國小姐,very nice。先檢查口舌,又讓我伊伊啊啊了幾下。她和我 face to face,不足一英尺,讓我好不自在。幸好,那天中午飯沒有吃有onion的sandwich,進門前還剛嚼過口香糖。
老師觀察完畢,看來”硬體” 沒有問題。她把答錄機準備好後,讓我讀了一段短文。她一邊聽一邊記。讀完後,教授和她談了一會便出去了。老師說:“There are several major problems. We have to solve them one by one. You will be there.”
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是區別 “R” 和 “L” 的發音。我把”Road” 發成 “Load”。 發”R” 時舌頭收不到位,發 “L” 時舌頭又伸不到位。糾正發 “L” 相對好辦,只要把舌尖 touch 上牙牙齦,聲帶震動一下就行了。發”R” 可就難了(廣東話都沒有捲舌音)。舌頭在嘴裏上不著天下不著地,還要使勁往回收,巻成 “U” 形,才練一會舌頭就麻了。
快下課時,老師給了我一張 有 ”L” “R” 單字的 list,還有一卷她讀這些單字的錄音帶,讓我回家後多練多聽。以後的幾天,我回家後就 ”啊啊” 叫,害我媽笑我說,“看!我們家多了一隻鵝!”
第二次課是區別 “Th” 和 “S” 的發音。我把”mouth” 發成“mouse”。老師教我,發 “S” 時,兩腮向兩側拉開,臉要 smile,舌靠近前牙,但不 touch 前牙,然後吹氣就行了。發 “S” 我實際上沒有多大問題,只是 smile 地稍微有點不夠。問題出在發 “Th”。老師讓我把舌頭伸地至少跟上下唇一樣齊,然後吹氣。其實,不用伸地那麼長了,稍微超過上下齒就行了。老師要讓我”誇張” 一點,是為了儘快治好我的”病”。區別 “Th” 和 “S” 比區別 “R” 和 “L” 容易多了。但是發 “Th” 是糾正過來了,可把本來發地不錯的”S” 又搞砸了: 把”S” 又發成了 “Th!” 老師說,“This is very normal at beginning,you will be fine”。她讓我反復讀 “Mouth,mouse”,讀煩了就反過來讀 “Mouse,mouth” 嘿! 這一招還真靈!
第三次課是區別“A” 和 “E” 的發音。我把”Bad” 發成 “Bed”。老師教我,發“A” 時,要把嘴張很大。老師教半天,我還是不得要領。最後不得已把教授請來。教授也是個女的,講話很幽默: “We are ugly when we talk because we open our mouth widely; but Asians don’t”。“Don’t be shy when you speak English”。嘿,這個還是頭一回聽說。仔細想這話還真有道理! 記得小時候看過一個節目,有個演員嘴裏含一枝花,還能字正腔圓地唱歌呢! 要是讓美國人嘴裏含一枝花,說一句 “Bad Apple” 試試? 花一定落地。看來,要想說一口標準的美語,就得呲牙裂嘴,別怕害羞。
以後的幾次課是區別長短母音,重音輕音,識別音節,等等。這很重要。很多人講英文,很清脆! 重音輕音不分,長短母音不分。我過去把 ”Heat” (長母音) 發成 “Hit” (短母音),同事說“Hey,你要打人?”。Heat和Hit有邏輯上的聯繫,但發音一長一短,還是不一樣嘍。
最後,看一看您能不能 clearly 區別以下幾對單字的發音:
- “Road” vs. “Load”
- “Mouth” vs. “Mouse”
- “Bad” vs. “Bed”
- “Girl” vs. “Go”
- “Heat” vs. “Hit”
- “Say” vs. “See”
- “Bee” vs. “Be”
如果不能的話,為了您的大業,恐怕您也要去看 “Speech pathologist” 嘍。
上一篇:我的正音之路(上)